首页 新闻 崇阳新闻 详细信息

【楚商返乡·创在崇阳】黄灿:归巢启航 “船”承未来

来源:崇阳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5/7/2 17:53:44
字体:  

从乡村奔赴城市,曾是无数人逐梦的方向;而从城市回归乡土,不仅承载着难舍的乡愁,更彰显着建设家园的担当。湖北天之诚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灿带着坚毅与闯劲返乡创业,用一艘艘造型精巧、性能优越的玻璃钢小船,不仅开辟出特色产业新赛道,更书写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乡土、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黄灿曾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军营生活磨砺了黄灿钢铁般的意志,也赋予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行动力。退伍后,他在深圳一家玻璃钢制品企业深耕,一次景区参观的经历,让他敏锐捕捉到商机。景区的渔船、观赏船多为铁制或楠木材质,不仅需要定期耗费人力物力保养,还存在腐蚀生锈、承载力有限等短板。

“玻璃钢绝缘、耐腐,用它制船行不行?家乡崇阳水资源丰富,对船的需求肯定不小。”黄灿的脑海中闪过这一念头。玻璃钢的优良特性与家乡的水资源优势碰撞出火花,他坚信,用玻璃钢制造小型船只,市场前景可期。

湖北天之诚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灿说:“在深圳工作期间,我接触并深入学习了玻璃钢技术。后想到家乡崇阳水资源这么丰富,就一直在琢磨,能不能把这项技术和家乡的水结合起来?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我觉得用玻璃钢技术来制造船只,正好能利用家乡的优质水资源。”

凭借对玻璃钢制品行业的专业认知,黄灿决心将想法付诸实践。2013年,他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带着梦想与热忱回到崇阳,创办天之诚制船厂,踏上返乡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挑战接踵而至。作为新兴企业,天之诚制船厂在市场上毫无名气,产品推广举步维艰。黄灿深知,过硬的品质是立足之本,真诚的态度是打开市场的钥匙。他大胆创新营销模式,以“交朋友”的心态推出“先试用后付款”的合作方式。这份对产品质量的十足底气,逐渐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与信任。

在产品研发与生产中,黄灿始终坚守匠心。他深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带领团队不断改良工艺:从原材料的严苛筛选,到生产环节的精细把控,再到成品的反复测试,每一步都追求极致。经过无数次试验改进,他们研发的玻璃钢仿真船以精湛技艺和过硬质量崭露头角,口碑渐起,销路也随之打开。

“没想到生产的玻璃钢渔船和游船,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让我很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要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想法。”如今,天之诚制船厂已从最初几人的“草根”团队,发展为拥有56名专业研发、开模、制作人员的企业。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

“在返乡创业的这段时间,我深切感受到崇阳的营商环境非常好。无论是前期的征地拆迁、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后续的各项政策扶持,都给了我强有力的支撑,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柱。”湖北天之诚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灿感慨地说道。

如今,天之诚制船厂的业务已涵盖福建、江西、浙江、贵州、广西等全国12个省份,年销售额达到2300多万元,年支付工资600余万元,缴纳税收80万元,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从捕捉市场机遇到坚持技术创新,从带动产业发展到反哺乡村,黄灿的创业故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动力,也为更多返乡创业者点亮了前路。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乡村这片广阔的天地,同样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现在看到周边的配套工厂也陆续建设起来了,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下一步我们将扩大产能,提供更多岗位,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同时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改进升级,不断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我相信,有这么好的环境和支持,我们一定能乘风破浪,把企业做得更好!”湖北天之诚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灿信心满满。

全媒体记者:邹辉  特约记者:丁祚龙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