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崇阳县浪口研学旅行营地的县民俗文化展览馆。这座由崇阳县文联与湖北当代教育研学旅行营地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展馆内,千余件民俗实物静默陈列,向来访者无声地讲述着过往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传递着创办者“为年轻一代保留珍贵文化记忆”的深切初衷。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品涵盖了从物质生产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用于耕作的水车、风车、犁耙,到居家必备的木桶、老式自行车、缝纫机,再到极具地域特色的雕花床等婚嫁用品,每一件都承载着老一辈崇阳人的生活记忆。其中,古朴的“升斗斛”作为旧时农户量米的器具,虽已退出日常使用,却成为展现传统农耕生活的鲜活物证,让参观者得以触摸家乡的历史温度。


崇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骆继宾说:“如果现在不保管的话,以后的后代就见不到了。这样整体展示出来,让年轻人看一看,就是一种记忆和乡愁,也是人间烟火味的传承。”

除了面向本地居民,展览馆还向外来游客和研学师生敞开大门,通过具象化的实物展示,为地域间的文化交流架起桥梁,生动呈现崇阳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崇阳民俗文化展览馆如同一座“时光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它是物件的陈列空间,更是情感与记忆的栖息地。正如崇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骆继宾所言:“保护民俗,不仅是保存历史,更是为年轻人种下文化的根。”这份根脉,将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全媒体记者:沈庭萱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