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了,以后种田再也不用绕远路了,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麻烦!”11月3日,看着崇阳县高枧乡义源村3组新修整好的机耕路,村民们纷纷点赞。

此前,义源村3组通往农田的道路路基因雨水长期冲刷发生垮塌,路面损毁严重。原本就狭窄的泥巴路变得坑洼密布、泥泞深陷,不仅给村民日常出行带来不便,更严重影响了春耕秋收的农事活动。“扛着肥料进去难,拉着粮食出来更难”,这成了当地种植户的一块心病。看着乡亲们为了一条路犯愁,村里的老党员张国基坐不住了,他第一时间将这个问题反映给了乡人大代表。
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乡人大代表黄初香立即前往现场实地勘察,了解了道路的破损状况和给村民带来的困扰。她深知,这条看似不起眼的田间路,却是连接群众生产生活的“主动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黄初香迅速将“关于修缮义源村3组农田边道路的建议”提交至高枧乡人民代表大会。
民生的“小事”,就是代表履职的“大事”。高枧乡人大高度重视这条饱含民意的建议,将其列为重点督办项目,建立跟踪落实机制。为了尽快破除这个阻碍生产的“拦路虎”,乡人大迅速与县农业农村局进行对接沟通,全力争取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县农业农村局在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响应,与乡政府协同联动,高效制定了科学的路基加固与路面平整修缮方案,并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及时落实到位。很快,施工队伍进场,对垮塌路段进行夯土填实、全面平整与压实加固,让这条曾经破败不堪的“烦心路”彻底旧貌换新颜。

看着修葺一新的道路,老党员张国基欣慰地说:“没想到我们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政府和人大代表真是给咱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
一条小小田间路的修缮,解决的不仅是出行难题,更温暖了民心,畅通了干群沟通的渠道。崇阳县高枧乡通过这样一件件民生“微实事”的落实,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架起了通向群众的“连心桥”。
特约记者:廖燚馨
一审:陈超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