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走进崇阳县青山镇西冲村,近千亩的杉木林在阳光下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片曾经分散零碎的土地,通过规模化流转和科学管护,不仅焕发出新的生机,更成为当地农户增收和生态振兴的“绿色银行”。
林间,笔直的杉木长势茁壮,几名管护员正穿梭其间修剪枝叶、查看长势。西冲村地处丘陵山区,农户多以种植传统作物为生。为破解耕地碎片化、农户增收难的问题,2014年村里集中流转50余户村民的近千亩闲置坡地,统一规划种植杉树。
杉木材质轻韧、耐腐抗虫,是制作家具、甲板的优质材料。村民熊四平告诉记者,这一片杉树10年左右可达到采伐标准,按市场行情一亩3000元计算,是一笔可观的生态财富。为了在等待长期收益的同时,也能获得短期回报,目前林下已试种了黄精等中药材,这种“以短养长”的复合经营模式,为林木生长期间的收益提供了有效补充。与此同时,村民们除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参与造林、管护等工作,既盘活了“沉睡”的土地资源,又实现“土地流转得租金、林间务工得酬金”的双重收益。
“我把土地流转给村里,得了租金,农闲的时候过来做养护能挣工钱,一天100多元钱。”崇阳县青山镇西冲村村民甘三军开心地说。
如今,这层层叠叠的绿色,不仅装扮了山村,更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从零散荒坡到千亩林海,西冲村的杉木正茁壮成长,林下的“黄金”悄然孕育。一片绿叶,一方水土,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全媒体记者:沈庭萱 见习记者:王蓓蓓 阮煜茜 尧康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